专访申一鸣:学在中传 行在路上

发布时间:2015-03-31浏览次数:3195文章来源:宣传部、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


  在前不久落幕的 “汉语桥”中文影视作品配音比赛上,雷速体育: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申一鸣同学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。近日,新闻中心记者对这位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26岁留学生进行了采访。



记者:你的中文名字特别有意思,在中国古代有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的典故,你取一鸣这个名字与这个故事有关联吗?有没有特别的寓意?

申一鸣: 2011年是我第一次到中国来,我那个时候的风格和我现在的风格完全不一样,很多人觉得我那个时候特别像“杰克船长”。那段时间,我的朋友们一直叫我“船长”,但我准备搬到北京的时候,我觉得我应该取一个新名字,当初我选了两个字:“申”、“明”。为什么选择“申”?因为它挺像我的英文姓Shinn,但是汉语没有这个发音,“申”和“Shinn”是谐音,所以就选了这个字。 后来,我在我家乡见到了一些汉语老师,他们是中国人,在聊天的过程中帮我改换了名字,从“申明”变为“一鸣”,因为他们发现我特别喜欢吹口哨,觉得我吹的很了不起,对这个名字我很满意,现在我打算用它一辈子。


记者:作为一名留学生,能在汉语桥配音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,这很了不起,在参加这个比赛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?

申一鸣:嗯。遇到好多困难。我选的那部电影是《大话西游》,这部影片中国年轻人大都看过,我从来没看过这部电影,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去表演。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说话的速度,我需要说得特别快,甚至不能一边读一遍录,所以录音之前,要把所有词都记住了,然后才能录音,就这样一边看视频,一边背诵,花费了好多天才背下来。然而去孔子学院总部录音的时候,我还是感到特别紧张。你看我的这个奖状,上面我的照片,看我的眼神,很紧张,唉,那个时候我充满了挫败感,前后一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这个任务。


记者:真的是很不容易。来中国学习有很多学校可供选择,为什么选择来中国传媒大学学习呢?
申一鸣:因为我本科读的专业是新闻学,特别是新闻写作这块,所以我特别喜欢写文章、讲故事。我很喜欢媒体这个行业,我认为中国传媒大学是学习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知名大学,于是我选择来这个学校学习。


记者:提高专业水平,特别是汉语水平,对留学生很重要,除了专业课外,与老师、同学交往交流也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途径,在学习生活中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的多吗?

申一鸣:现在我大部分好朋友都是中国人,他们对我都很好。我觉得在大学当一名研究生,应该跟所有的老师们交朋友,你可以跟他们一起玩,一起交流讨论还可以去他们家聊天什么的。我有三年的工作经验,感觉自己比本科生更成熟、更独立。我知道老师们都很忙,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、家庭和兴趣爱好,我很愿意跟他们交朋友,我觉得这对于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。


记者:中国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国家,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考虑选择在中国工作创业,作为你,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呢?
申一鸣: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计划,等到我明年毕业的时候,我会看我面前有什么样的机会。如果我有一个好的工作机会,我可能会选择留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去。我想成为一个国际记者,这是我最大的理想,也是我选择这所大学的重要原因。对于新闻学和新闻这个行业我特别感兴趣,Peter Hessler他写过几本书都是中国足彩网:他在中国生活的经验,比如他写了一本中国足彩网:黄河的书,我觉得他的生活跟我的生活很像,我曾经见过他,他算是我的一个偶像吧。我觉得在中国生活四年时间不短了,我需要回去生活一段时间,这样我可以看到我的亲朋好友们,我很想念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