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智:《舌尖上的中国3》老坛新酒怎飘香

发布时间:2018-03-12浏览次数:1880文章来源:光明网-文艺评论频道 

大型美食文化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(以下简称《舌尖3》)终于在一片沸沸扬扬中收官,但中国足彩网:它的讨论仍在继续。
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海报

据报道,《舌尖3》的制作团队超过两百人,专门请来了荷兰籍摄影师Banito Strangio参与创作。同时,还使用了较新的技术手段,力图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。不过,从节目播出后的反馈来看,批评之声仍不绝于耳。目前,《舌尖3》在豆瓣的评分已跌至4.1分,远低于第一季的9.3分和第二季的8.4分。

因为前两季的不俗表现,观众对《舌尖3》拥有着较高的期待值。根据“每日经济新闻”刊登的数据显示,《舌尖3》的最高收视率破2,可比肩同期最火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,表现了传统电视观众对该栏目的高关注度,这一部分的观众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群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媒体端涌现出的大量负面评价,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节目并没能满足青年观众的预期。

早在舌尖系列第一季播出之后,网上就出现了模仿该节目的叙述风格、配音方式等的戏仿视频。随着该纪录片的热播,“舌尖上的……”成为网络疯传的流行语,更衍生出了新的网络文体——“舌尖体”。对“舌尖”系列作品的调侃中,包含着某种看热闹的心理,但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角度而言,也表达出后现代语境下的解构冲动:严肃的批评者,会拿着放大镜来检视;戏仿的批评者,已经等着舞台上的动作走形。

当然,网友的批评并非都是空穴来风,《舌尖3》的确暴露出一些问题。如果剥开影像表层中天南地北的食物,和那些生活在不同地方的面孔,第三季的内里仿佛在重复同一个故事。乐山的麻辣烫、红姐的煎饼果子、山东的长寿馒头,最后都以满满的幸福收尾。虽然食物不同,但都体现出了对生活的接纳。同一个故事类型,同一种讲述方式,他们像同一种食物,观众连着“吃”了好几年,难免会产生味觉和视觉上的疲劳。我们常说,人生百味,不同的人生可能拥有不同的滋味,若是千人一面,那么生活的真实性将被大打折扣。

除了一波又一波的批评外,网络上也有人为《舌尖3》喊冤叫屈,说该节目的幕后制作团队“大换血”,“新人们”尝试以美食为引子,带出文化课题,已实属不易。临危受命的总导演刘鸿彦也出来解释称“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,才是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系列的根和魂”。不管《舌尖3》的录制过程经历了何种风波,节目效果差强人意始终绕不开一个核心的问题:同样是以“美食为先,人物为显,文化在内”,第三季与第一季和第二季相比创新何在?或许制作团队的确花了心思,但这种创新大都淹没在了对前两季的重复中,至少从直观的视听语言的层面来看,创新点不多,才让观众大呼“不过瘾”。

记得《舌尖1》播出后,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接受采访时提到,在《舌尖1》创作初期,有人曾经提出走梳理文化源流的路数,但由于任长箴的坚持,最后并没有实施。这次的《舌尖3》显然将当时的想法部分实现在了制作之中,以“美食+文化”的方式来呈现故事。不过,有些段落“文以载道”的设计痕迹太明显,例如第三集中师傅们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一段,年轻观众看了可能会比较排斥。

说到底,《舌尖3》最大的问题还是创新乏力。如果还有后续的制作计划,应该从创新上找出路。“舌尖”系列无疑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IP,但要成为一个更具价值的爆款IP,就要在保持原有制作水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。但是,创新有风险,显然投资方和承制方都深谙此道,他们更多时候会秉持中国人传统的求稳心理:希望按照牌理出牌,至少能留住老顾客,折腾新鲜花样,说不定会被骂得更惨,与其到时被骂,不如墨守成规。但如果大胆一点,换一种思路:反正会被骂,那就索性探索出一种新的叙事模式,加大创新力度,说不定可以收获意外的惊喜。

*作者李智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编辑:王丹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