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社会实践怎样与专业教育相结合

--中国传媒大学“子牛杯”社会调查征文比赛12年观察

发布时间:2019-02-28浏览次数:2241文章来源:中国教育报

  1 建立行之有效运行机制

  “子牛杯”创立之初,采取学生自愿参与并提交作品的形式。陈作平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、党委宣传部部长,据他回忆,首届“子牛杯”征集作品95篇,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,当年仅评选出二等奖一个,一等奖空缺。

  令主办方没有想到的是,到了第二届,学生参与热情下降,自主提交作品仅有62篇。“我们反思管理机制上的问题,决定从第三届开始,学院所有新生都必须参与。”陈作平介绍,2010年,学院将“子牛杯”纳入新闻学、传播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,要求学生在4年中至少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。凡参与社会调查并提交报告者,可以获得两个学分。

  学生参与度、作品数量有了保证后,学院开始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。

  中国传媒大学的暑期实践小学期由来已久。在新闻学院,大一新生进校学习一年后,首个小学期实践项目就是“子牛杯”。

  让大一新生做社会调查,优劣势都非常明显。一方面,大一学生时间充裕、热情高,能够全身心投入社会调查当中;但另一方面,他们缺乏实践经验,特别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应用。为此,从2009年起,新闻学院为大一学生开设“社会学研究方法”必修课。

  该课程主讲教师、新闻学院教授王锡苓说,“社会学研究方法”共计32课时,是新闻学院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。在课上,她会讲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具体方法体系,为学生布置包括选题、问卷或访谈大纲设计、数据收集及报告成文3次大作业,并进行讲评。

  “课程这样设计的目的,就是让学生跟着我走一遍,知道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去做,到了暑期他们正好做‘子牛杯’。”王锡苓说,课程首次开设就看到了效果,2008级学生上过课后再做社会调查,提交的报告比前两届质量更高。

 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,新闻学院众多教师都参与进“子牛杯”,成为学生团队的指导老师。指导老师与团队不是固定搭配,学生可依据调查方向和兴趣自主选择。通常,指导老师要为学生的数个备选选题给出意见,选题确定后帮助学生分析调查方向,并在实地调查结束后指导报告写作。

  “指导老师在大方向上提纲挈领,在小细节上又无微不至。”2017级传播学(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)学生、第12届“子牛杯”一等奖获得者郭航说,“我所遇到的两位老师,方毅华老师在我们时间安排出现问题、截止日期前一天才拿出最终版的情况下,仍耐心地逐字逐句读完了2万字的报告并给出详细修改意见;李煜老师身在日本,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和我们打了一个多小时的语音电话,给出指导意见。”

  为了让“子牛杯”成果辐射更广,新闻学院整理、编辑了历届优秀作品,先后出版《民生与社会调查》《见证与关注》两部作品集。每部集子内,作品按选题类型收录,配有教师点评,方便后来的学生参考。

  2 顺应专业人才培养规律

  新闻传播学来源于实践也作用于实践,该学科的专业教育历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。“子牛杯”鼓励学生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研,顺应的正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律。

  白岩松认为,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“核心力量”,它们包括:第一,在一件事情发生时,能够迅速判断出最核心的新闻事实;第二,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问题,这不仅意味着浅层次的提问,还包含对一个变革的国家和时代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;第三,拥有很强的写作能力,特别是各类型新闻的写作能力;第四,以口语表达为主要载体的表达能力。

  “一件事情你要去提炼它最核心的东西,接下来选题就是提出问题,调查的过程就是试着回答,而写作是一种表达。”白岩松说,“‘子牛杯’社会调查把这四方面全部包含起来。”

  新闻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付瑜,对“子牛杯”培养专业能力的作用感受颇深。她当年的选题是艾滋病患儿的教育模式调查,在出发之前,就为艾滋病患儿的教育问题预判了结论。“到了那儿发现,事实是非常复杂的。”付瑜说,后来从事新闻工作,她经常会提醒自己不要预判,做到真实和客观。

  新闻学院院长隋岩则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个人成长角度来阐释“子牛杯”的作用。

  他认为,在社会科学中,新闻传播学与人类生活距离最近,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更直接的。当下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,新闻传播学专业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也是最大的。同时,本科生正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,迈入18岁有了法律义务,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接触社会,又因为大学校园这个缓冲地带的存在没有完全进入社会。

  “在这个阶段,你们怎么理解你们的专业,怎么理解这个社会?社会调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。”隋岩寄语学生,“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去接触社会、接触生活,你可能会有惊讶、不理解、感动、伤感等,但那就是生活。”